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324章搞別人,肥自己

關燈
第1324章 搞別人,肥自己

禮部壞的很,這次官制改革,由於變動幅度太大,中間的糾葛和利益關系太覆雜,所以禮部不敢輕易介入觸碰,生怕得罪了其他部門,但是又不甘心寂寞,於是就出了一個什麽都能裝的“籮筐主意”,讓沈雲卿出價,讓他們滿意。

因為沈雲卿是這次官制改革的幕後推手,手裏攥著大量資源,清楚知道改革的最終體系,因此改革當中的覆雜糾葛沈雲卿一清二楚。

禮部誰也不想得罪,而沈雲卿又最清楚利害關系,應該知道哪些蛋糕不能分,哪些蛋糕還能分,但是禮部又看不見這些蛋糕,所以要沈雲卿把那些沒雷的蛋糕拿出來分給禮部。

禮部現在就搞這套“籮筐法”,出個大標題的主意,標題下什麽都能裝。

這次讓沈雲卿出主意,就是讓沈雲卿這個萬能大籮筐,從籮筐裏用浮選法淘換出個好東西出來。

如果禮部滿意,那他們就配合,如果不滿意,就讓高鴻不痛快,然後在新學上面做文章,讓沈雲卿難受。

因為禮部現在管著新學,管著新籌辦的大學,所以禮部現在也有能力做妖。而且說起來這還是國家戰略,沈雲卿不敢怠慢。

所以禮部就拿國家戰略開玩笑,博取他們的利益,還讓沈雲卿看著辦。簡直就是小人嘴臉,稍有得志就亂猖狂。

不難怪禮部是歷代文官集團的堡壘,就因為禮部這幫子家夥陰毒齷齪,殺人不用刀,不流血,讓你活活難受死。

禮部的這出戲碼讓沈雲卿有些始料未及,他一直覺得禮部就是一條蛆,拱幾下就得了,這次竟然做妖了。

難怪女帝當年要清洗禮部,長期壓制禮部,現在看來不是沒有道理,就是這幫子吃墨水的文官一個個都不是好東西,繼續放任不管,自己一死,早晚成害。

這次倒是提醒了沈雲卿,禮部這個禍害得搞掉,禮部比戶部危害還要大。

禮部發起瘋來可以毫無底線的耍流氓,流氓不可怕,就怕流氓有文化,禮部這些個文化人耍起流氓比紳士還有風度,他們殺人根本不用刀,張嘴就能吃人。

沈雲卿尋思著,禮部這幫子家夥不容易對付,因為他們沒自己的利益原則,一旦沒有利益牽制,這就很麻煩了。

禮部是一個大雜燴,他們什麽理念都有,重商抑商、重農抑農、重工抑工,都是這幫子家夥搞主張。勾結地主財閥他們也不比戶部慢,賣國求榮甚至比太監還沒有節操。

更重要的是禮部掌管著教育,能給人洗腦,這才是禮部最大的危害。

不行,沈雲卿琢磨著得想辦法整治整治這個禮部,但明著肯定是不行的,得下毒,慢慢讓禮部得看不見的內傷自己爛掉。

略作思考後,他這麽跟高鴻說:

“禮部的事得讓我考慮考慮,你看怎樣。”

“我知你主意多,但可別害了我。”

“呵呵……”沈雲卿隱晦一笑,繼續又說:“看你說的,你我二人什麽關系,我怎能害了你。”

高鴻對沈雲卿太了解了,沈雲卿嘴上說考慮考慮,暗地裏整你沒話說。而且沈雲卿最奸詐的地方就在於整你你還不知道,等知道的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。

其實沈雲卿現在還是這麽想,禮部得整整,但是又不能傷害到高鴻,這就很考驗技巧。

翌日,周婷玉、趙安寧二人婚禮在永合殿隆重舉行,給足了周晟、趙元面子。甚至女帝也出了彩頭陪嫁,以彰顯朝廷的氣度和重視。

永合殿是巨型國宴和重大招待活動的宮殿,過去數百年間舉行過幾次與忽喇、雲藏的聯姻婚慶活動。

大婚之後趙氏仍要在神都待到年底,正月過後才會啟程南返,臘婆與岐帝國的關系將進一步得到鞏固。

中原王朝自古以來都將聯姻乃至和親作為穩定國內,維持對外關系的重要手段,但見效果的其實沒多少,很重要的原因是思想就很不對。

首先聯姻的本質不是女人,其實是財貨。

如文景時期的漢匈聯姻,公主都遭到羞辱奸汙,匈奴人根本不把漢朝女人當人,他們重點要的只是漢朝的貨物。

而中原王朝就有一個通病,站在自己的政治模式上去理解別人的政治模式,總覺得中原模式中的聯姻和親,在國外也行得通,其實根本行不通。

漢匈和親的結果,漢朝既賠女兒還輸錢貨,匈奴的掠奪其實並沒有本質的改變,只是減少了掠奪,但是該搶的還是照搶。

而游牧民族掠奪的本質是什麽,是缺乏物質和生活必需品,和女人的關聯度不是很大。沒女人能活,沒糧食就得死。

而且漢朝對匈奴的國策,跟“陳平”這個小人關系很大,如果是張良在世,多半不會走和親這條路,只會讓匈奴在錢貨和女人兩個選項中二選一,因為張良的性格個手腕決定了他能更好的處理戰略細節。

當年劉邦打彭城得意忘形,被項羽困死在彭城,當時陳平就出了一個餿主意,用兩千女人偽裝漢軍出城逃命,結果西楚軍還真上當了,追著兩千女人就上,最後這兩千女人被殺的被殺,被**的被**。

(其實西楚軍心裏也知道,自己追的不是漢軍,追的是女人,所以西楚軍當時是在用小夥伴在思考問題,而陳平就是算準了這一點。)

你說說看,這種人出的餿主意,也能拿來主持國家戰略,能有什麽好果子。

而且陳平最後也沒好果子吃,陳平死後其家族被抄家滅族,報應落在自己子孫頭上。

所以既然人家要的是生活必需品,你送女人幹什麽。你直接送貨上門不就完了。而且你送了女人也是給糟蹋,這不是自找沒趣?

當然,匈奴就是要你的女人,就怎麽滴了。

但是,關鍵還是底線和原則問題,如果當初堅持了底線和原則,匈奴的軍事壓力再大,只要頂住了壓力和痛苦,那麽後來之君就能用這個政治慣例說事。

而且事後也證明,漢初時期匈奴的日子非常不好過,正是因為漢初的和親政策,導致了匈奴的做大。如果當時能扛幾年,匈奴肯定得服軟,至少態度上得好一些。

如果不是漢初就壞了規矩,文景時期能不斷和親?和親能成為幾千年的政策?

瞧瞧大明朝,不和親,不割地賠款,不照樣活了兩三百年,明朝建立之初的形勢不比漢朝好幾分,甚至還要惡劣一些。

所以關鍵還是執政者能否堅持政治底線和原則。

你既然要生活必需品,那就沒有女人,二選一,你自己看著辦。

只要頂住了第一波的痛苦和壓力,形成政治慣例,日後就可以拿政治慣例說事。

而且人往往都有一個毛病,不珍惜容易得到的東西,兒賣爺田不心疼,不拿別人的錢當回事兒。匈奴張嘴要女人,漢朝伸手就給,給多了,來的太容易,匈奴人還把你的女人當回事兒?

相反,只有得不到的東西人才會珍惜,要錢有,要女人沒有,久而久之匈奴就會知道漢朝公主才是一個好東西。

否則你把他們慣壞了,要治這種病,就只能用武力。

此外,中原王朝的和親聯姻政策就一直沒端正態度,你看看歐洲的政治和親與聯姻,派去的公主基本都是去給別人下蛆,搞陰謀顛覆活動,搞挑撥離間,搞著搞著就把人家給搞翻了。搞著搞著就把人家的財產,變成自己爹的財產。

但是中原王朝聯姻和親基本上都抱著以和為貴,息事寧人的惡劣思想犧牲女人。

可問題是犧牲得有價值呀,現在講犧牲,都得講犧牲的有價值,你犧牲的毫無價值,那有什麽用,只是毫無意義的浪費資源。

當然,漢朝和親憋出了漢武帝這個大招,但問題是這是碰巧了有漢武帝橫空出世,這不是定數,而是變數。沒人知道日後會有漢武帝,而且漢武帝上位,那也是很偶然概率,漢武帝的上位非常非常僥幸,稍差一點就沒了。

如果只看文景時期,不看漢武帝時期,漢朝也有可能發展成宋朝那副死相,只知道發展經濟,不知道搞國防。

既然和親,就是一個機會,就得在和親上做點文章。不要光顧著做自己的文章,也得做別人的文章,給別人下蛆。

所以聯姻也好和親也罷,首先得明確一個原則問題,就是聯姻、和親的本質,是得搞別人,而肥自己,而不是息事寧人茍延殘喘,想著君子報仇十年不晚。

這個世道沒什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,如果有的話,世界四大文明古國,不會滅了三個,一個半殘。

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正確理解應該是,十年當中都在報仇,只不過是以一種看不見的柔性措施報仇而已,等到效果顯現,正好是十年之後,這麽理解才是正常思維。

以勾踐臥薪嘗膽為例,勾踐臥薪嘗膽期間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反吳運動,無時無刻不在滲透刺探吳國,無時無刻不在給吳國下蛆上眼藥挖墻腳,準備可為相當之充分。

但是,最後勾踐反吳,還是差點輸得當褲子找到不到北,原因不是勾踐不夠努力,而是力量的懸殊帶來的巨大鴻溝。

勾踐反吳的時候,吳國雖然國力衰退,軍隊元氣大傷,但好歹瘦死的駱駝比馬大,壓也能壓死越國。如果勾踐只是想著在柴堆上躺幾年,舔舔苦膽,幾年後就能成功報仇,那肯定是滿盤皆輸。

所以“君子報仇十年不晚”的根本意涵,是無時無刻不在報仇,時時刻刻都以各種形式和手段進行報仇,而不是坐等十年,十年後報仇。

當和親聯姻作為一項政治選項時,應該是一塊籌碼,而不是棋子,扔了就不管了,而是一定要在籌碼上,得到能夠保障的政治利益。

而不是寄希望於和親爭取茍延殘喘的時間,因為和親爭取的時間是不靠譜,沒有保障力的。

漢朝的和親就沒時間保障力,而且越和親,匈奴的氣焰越囂張,勒索的錢物越多,和親變成了漢朝單方面送妓女的制度,這就等於白白去犧牲。

如果沒有漢武帝這個因素,漢朝的結果可能比兩宋還慘。

因為漢朝初期還沒真正形成漢民族集體意識,漢民族集體意識的形成,是漢武帝打出來的,直到文帝時期,還有六國思想在作祟,一旦匈奴全面入侵,漢帝國瓦解是必然結果。

而兩宋的延續,很大程度上是漢民族集體意識和民族情緒在支撐,如果沒有這一點,兩宋也是分分鐘被滅的節奏。

朝廷此番與臘婆的聯姻,就是政治上、軍事上、經濟上全面有利於朝廷的政治策略,是進一步消化歸化臘婆的聯姻,如果不把臘婆打服帖,收拾利索,與臘婆的聯姻基本上就是朝廷花錢,用女人買息事寧人的遮羞布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